報國惠民
從歷史角度看,2021年是一個政治、經濟新時代的開端。而每一個時代,資產價格趨勢及盤面邏輯都會出現變化,所以金價亦自然有自己新的格局。
上世紀40至70年代的金本位階段,黃金是被壓抑價值的貨幣背書工具;上世紀70至80年代的布雷森林體系解體、越戰、石油危機帶來的通脹壓力,使黃金成為保值工具;上世紀80至90年代受投資平民化推動,黃金成為受關注投機工具;上世紀90年代至2000年受芯片、互聯網及全球貿易鏈推動的經濟高速發展,加上強美元政策的憧憬,金價進入寒冬周期。
隨著2001年“9·11”事件、小布什執政及2008年金融海嘯的出現,金價避險工能再一次發亮,當時背書黃金走強的基礎,是寬松資金與零利率下,美國經濟及美元持續走下坡路的憂慮。
2013年至2019年,基于復蘇、數字貨幣、利率正?;靶陆洕壍念A期,金價再次進入了寒冬。
而2020年,正好就是經濟、文化、政治、科技、央行政策進入變天的年份,其中疫情早期,恐慌下金價受追捧創下新高。疫苗面世后,市場則憧憬復蘇,金價反復受壓。
新冠肺炎疫情帶動新經濟升級加快,引入大量新一代投資者,而全球貨幣主權央行及政府,則進一步實施現代貨幣政策,以所謂低息及善意忽視政府負債為口號,加強印鈔,資產泡沫進一步加劇。
面對央行維護股市以保護經濟,同時驅趕美元空頭,金價暫時失色屬于正常不過的事情。但始終干擾下的市場狀況并不持久,所以,不見得新時代下,金價會逐步乏力。
從歷史可見,若以過去現象為基礎,再而推測趨勢延續,錯判的概率往往會比較大。首先,干預經濟或市場的環境,若不能推動本體運轉,往往會出現反差;其次,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技都有博弈性,由于現代經濟、政治與文化亦構筑在叢林法則下,新舊交替互換只是常態,所有潮流或現象只可以周期性有效,而不能持久;此外,任何資產都有本質上的合理定價參照,即反身性理論的基礎;當然,摩爾定律下,輪動的周期更會加速。
美國二戰后為什么能取代英國擁有全球經濟話語權,一方面是軍事及政治上的優勢;另一方面,因為輸出美元、商業系統、科技、文化、消費等,大量輸出政治價值觀,運用輸出產業經濟結合政治籌碼獲得利益。
美國這種輸出產業模式,打擊不少國家自身產業利益,當面對共和黨執政時,情況更為嚴峻,而中東及美國外圍南美國家就是最明顯例子。
特朗普執政期間,突顯了對各國的打壓,包括全球貿易及政治的施壓,特朗普主義加劇了世界矛盾,但高壓下,打擊了全球政治動亂?,F在由民主黨總統拜登即位,雖然暫時緩解了壓力,但矛盾并未見解決,反之,軟態度下有機會帶來更多的政局動亂。
目前美國疫情在年中受控是大概率事件,但受控后則缺乏借口大量印鈔,干預市場能力受壓,加上資本市場已經透支預期。在摸著石頭過河下,短暫的股市興奮與金價受壓,不見得是一個對未來前景的有力參照。(作者:黎永達)
文章來源:中國黃金網